中国女排朱婷球速(中国女排朱婷厉害吗)

2023-04-09 14:52:14 最新体育 hunve

女排三大主攻,朱婷、张常宁和李盈莹各自的技术特点是什么?

此次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选择带了四位主攻球员,分别是朱婷、张常宁、李盈莹、刘晓彤。其中朱婷、张常宁、李盈莹是主力球员,老将的刘晓彤的角色很弱,难有出场机会。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分析下朱婷、张常宁、李盈莹这三位主攻球员的技术特点。

朱婷高

朱婷能取得现在的成功,一部分来自于天赋,一部分来自于勤奋、自律。朱婷最大的扣球高度可以达到3.3m左右,这是很恐怖的,这也就意味着在进攻中可以轻松地完成各种抄手进攻。如果中国女排在进攻受阻,选择找朱婷就能解决问题。除了击球点高外,朱婷的扣球动作也是非常的快,这里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起跳速度快,弹速快;二是挥臂速度快,大臂和小臂的动作非常连贯且高速。由于击球点高,跳得高,朱婷在扣球阶段很容易掌控球路,有时候可以根据对手的防守选择进攻方式,直线、斜线,重扣,轻吊……进攻端无死角。

除了进攻外,朱婷的一传也是非常的稳定,我们在比赛中能够经常看到她主动承担更多的一传责任。身高臂长,弹速快,弹跳高,这也决定了朱婷在拦网上能够给中国女排很大的帮助。

张常宁狠

张常宁属于进攻弱化版的朱婷,虽然没有朱婷在进攻端的爆炸力,但张常宁依然能够称得上国内最好、最全面的主攻球员。沙滩排球出身,技术全面是她的标签。张常宁的扣球高度也是非常高,能够达到3.2m以上。速度上朱婷稍慢,但比李盈莹稍快,张常宁在扣球力量应该是三人之中最好的,比赛中经常能够看到张常宁扣除去球打到对方球员手上或者身上之后出界。

作为朱婷的首发对角,张常宁的保障能力是极其出色的。拦网端和一传基本功非常扎实,嗅觉也很好。张常宁出场,这能极大程度上的解放朱婷,使她在进攻端能够打得更从容。

李盈莹飘

李盈莹是00后球员,现在仍处在一个上升期,未来还是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李盈莹属于优缺点比较突出的球员,强在进攻,在防守端比朱婷、张常宁稍差些。李盈莹的扣球高度不如朱婷、张常宁,大概在3.15m左右。初入国家队的时候,李盈莹的速度并不快,她属于慢起快打的类型,起跳速度慢,挥臂速度快。后期随着减重,以及和队伍的磨合,李盈莹在速度上有所进步。

左手球员,这就是天然的优势,天赋的一种。除了是个左手,李盈莹的攻球技术也很全面,没有死角,使得她在进攻端的可选择性更多。李盈莹的发球也是她一个杀手锏,发出去的球非常飘,线路诡异,能够给对手的一传施加很强的压迫力。

朱婷是核心,具体是搭档张常宁首发,还是搭档李盈莹首发,这就看郎导临场的排兵布阵。关键分,关键场次上,郎导也是有可能会选择朱婷+张常宁+李盈莹一起出战。

三大主攻?哪来的三大主攻?两大主攻朱婷张常宁加上替补李盈莹而已。津吹们老提这些假命题,将替补李与主力朱张相提并论,借此提高李的身价。这有什么必要?等李真正成为天才了,成为真正的主力了,再来讨论它们的技术特点也不迟。

三大主攻都名不符实,"全都依靠自由人决定胜负,自由人都能控制住她们的灵魂"这不是我说的,是我总结了最近排球界及排球有识之士发动的黑暴自由人共识,所以中国排球走向自由人统治的新时代!所以主攻手打的好应该是自由人的打的好!打的再臭不管怎么差都是自由人的错!

中国女排朱婷球速(中国女排朱婷厉害吗)

朱婷已练成大力跳发,威力强大,世锦赛会用吗?

朱婷什么时候练成了大力跳发?朱婷除了前年在瓦基弗银行比赛时有过一次惊艳得跳发之外,朱婷在国家队就没有采用过跳发。朱婷连跳飘都很少采用更别说什么跳发了。现阶段朱婷根本不适合采用跳发球,因为跳发球太耗费体力了。从目前来看,朱婷在世锦赛采用跳发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朱婷跳发不了,在去年世俱杯的时候,主教练郎平对于朱婷为何不采用跳发的问题她是这样说的:朱婷跳发是没有问题的,这主要还是要看她的体能。我们都知道目前朱婷在国家队的任务非常重,不但要进攻还是兼顾一传和防守,这么多的重任让朱婷在比赛中的体能已经是个极大的考验了,再采用跳发已然不是非常合适了。

其实发球还是因人而异的,不见得每个人都必须要采用跳发才有威力,其实跳飘发的好的话威胁比跳发还要大,跳发说白了还是要依靠力量。朱婷很显然并不是纯力量型主攻,她的身板比起博斯科维奇以及艾格努还是要弱小很多,采用跳发不见得就有多大威胁。而且跳发球虽然威胁大但是失误率也高,我们从以前的比赛也可以看出博斯科维奇的发球失误率很高的。其实从上个赛季开始博斯科维奇和艾格努也不全是大力跳发了,她们有时候也采用跳飘了。说明她们也想控制发球失误率。

朱婷的发球相对来说是她所有技术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不过整体来说她的发球找人找点还是发的不错的。在目前朱婷承担这么多任务的情况下,她的发球方式时不太可能有很大的改变的。毕竟朱婷现在每场比赛体能都是很严峻的考验。而且对于一个专业运动员来说,有些习惯性的技术是很难改变的。发球有没有威胁其实不在于方式而是在于对技术环节的掌握熟练程度。

朱婷不属于绝对力量型球员,她是靠速度和高点来下球得分。

中国女排大力跳发有威胁者只有王一梅,大力跳发的球员如果能把力量和速度结合很好的话,那跳发的威力才最为可怕。博斯、米哈、埃格努、王一梅都属于拥有绝对进攻力量的球员, 朱婷不属于这一类型。

1.朱婷跳发仅能算大力跳飘,力量相差太多。 朱婷很少在比赛中采取大力跳发,在土耳其瓦基弗银行打球时,朱婷使用过大力跳发。排超决赛第一场,天津女排整场被江苏的快节奏压制,比分一直处于落后的境地, 无奈之下朱婷也连续采取了2次大力跳发球, 而从电视转播画面上来看,球发的速度很快,但力量却十分有限。江苏女排的张常宁、龚翔宇、倪非凡都是一传高手,在国家队又都经过大力跳发球的训练。 对朱婷这种仅球速快、力量小的“大力跳飘”接起来没有任何压力。 在跳发起不到作用之后,朱婷为了保存体力又改回了上手飘球的模式。

那么为什么朱婷就不能发出埃格努、博斯科维奇那样跳发效果呢? 究其原因还在于:绝对力量。 王一梅当年能够轰晕日本头号球星木村纱织,日本就曾对其发球的力量做过测试,结果显示王一梅一记跳发可力透4只瓦片;而朱婷在欧洲打球期间,也曾说过:“欧洲力量型球员的扣球,与我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她们扣过来球是又快又闷, 你从声音上就能判断扣球力量的大小。”朱婷有1米98的身高,扣球高度达3米27, 她的进攻得分更依赖于高快, 而不是像王一梅、埃格努、博斯那样去靠力量硬突,这两种运动员不属于一个类型。

2.大力跳发并不适合朱婷,保存体力打关键球更重要。 王一梅当年一直采取大力跳发,一个是她有力量优势,另一个她不接一传,只负责进攻,而朱婷既要参与一传,还要承担后排大量的防守,中国队关键球的进攻还要依靠她的高点强攻。在体力分配上,如果朱婷频频采取大力跳发,那么五局大战缠斗下来,朱婷体力下降扣球高度自然会降低, 失去高点的朱婷也很容易被欧美的高拦网拦住, 甚至是多次有效防起。因此, 本身跳发力量就达不到埃格努的效果, 又大量消耗体力,朱婷跳发也没多大必要了。

发球宜采取多远化,单一节奏的大力跳发更容易被适应。

一支球队的发球越多样化越好,这样给对手的接发难度反而更大。如果场上队员全部采取大力跳发,那一种节奏的发球恰恰是最好适应的。

1.大力跳发稳定性欠佳,各具特点才更有威胁性。 大力跳发并非不好,但是如果达不到埃格努、博斯的跳发力量,那也起不到什么效果。张常宁的发球在去年世界杯对阵日本时,创造了一波神奇的8连发直接得分, 日本队主教练中田久美赛后把张常宁的发球称之为“魔球”。 这种前后、落点的调动,力量轻重的变化让接一传的人心理负担更大。

李盈莹在2018年世锦赛替补上场之后,她的平冲发球速度快、落点刁,冲乱了美国队的一传。丁霞、龚翔宇、曾春蕾的跳飘也极具个人特点,颜妮的长距离跳飘采取的是压后场破坏对方一传的方法。 总之,每个人的发球都不同,对方一传的压力才最大。

大力跳发基本过时!

大力跳发一直是欧美的强项,八、九十年代时盛行一时,亚州队很不适应。特点是长短线都能发,力大势沉速度快!

大力发球发好了严重破坏对方一传,有时好多发球直接得分,发前区短线容易造成对方网前防守人混乱,慌乱接球一传不到位无攻过网,然后伺机打探头或三号位暴冲,往往会得手不少。

但是时间一长,彼此熟悉后,效果就逐渐小了。并且发长球容易出界,短球容易下网。又费体力,所以大力跳发渐渐失去了威胁,只是做为发球的一项技术存在罢了。所以说做为一个全面的球员什么都要学,要会,但必须分出轻重。

现在的大力跳发逐渐被跳飘取代,因为跳飘在跳发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旋转更强,利用手腕的技巧更多些,看似没有跳发好看,其实威力更大,还省体力,何乐而不为?

大力跳发谁还在坚持用?就是塞尔维亚的米哈,韩国的金软景,还有中国的刘晓彤。因为已经不是女子排球的重点技术,别的球员也会,偶尔发一个换一下节奏还是可以的,但绝非主流了。

朱婷做为世界第一主攻,中国女排的当家花旦,发球相对别的技术偏弱一点。一般就是上手飘球发底线长球,变化不多,但也完全能自保,起码失误不多。

要说朱婷短时间内就练成大力跳发,并且威力强大,你认为现实吗?再说朱婷也是靠弹跳好,线路变化的技术型主攻,跟米哈、金软景、巴奇、希尔等都有区别,毕竟体力不是大婷所长。

本人以一个几十年的排球迷强烈建议:

一,鉴于朱婷现在一身多职、多责、多艺。。。完全不宜再练什么“大力跳发”。

这是一柄双刃剑:伤人亦伤己。

二,在世锦赛备战燃眉之急的时刻,提升水平是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万万不能受伤。得不偿失。

三,艺贵在精,而不在多!

四,中国女排是个团队组织。更应该注重发挥全体球员的共同力量,而不能心存依赖于一人。因人而异才是正道。

五,以己技之长,克敌之短。不能被对手牵着鼻子走。人云亦云,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六,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永不言弃——这才是中国女排伟大精神的光辉写照。

朱婷作为世界第一主攻手,也是中国女排的中流砥柱,攻击能力毋庸置疑,而发球却是朱婷相对其他技能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中国女排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但是在最近爆出的训练照来看,朱婷的大力跳发已经做的很好了,很有可能在世锦赛赛场一鸣惊人,不过还是要考虑一下让朱婷采用大力跳发值不值得?

如今的隔网运动,发接球已经成为了必要技能,否则只能自食苦果。而对于中国女排来说,在接发球上处于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女排姑娘也是一直在改进。主要表现就是发球力度不够,变数较少,也缺乏相应的球员。尤其是女排第一人朱婷的站着发球,算是一点不足。

此前郎指导在朱婷留洋归来之后就曾表示:朱婷的发球提高是最少的。目前世界上一些顶级球员如博斯科维奇,埃格努,坦达拉等都是采用大力跳发,也就有人提议说朱婷应该学习大力跳发,但是郎指导说:“是否采用大力跳发要看整体的体力”。

的确对于朱婷来说,大力跳发对球队的帮助很大,但是朱婷作为球队主力核心,她的状态对于整个队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频繁采用大力跳发对于朱婷的体能影响很大,很有可能打破郎平的整体部署,得不偿失。

所以说,大力跳发可以作为奇兵偶尔用一下,而不应该让朱婷频繁消耗体能,在本次世锦赛应该可以见到朱婷的大力跳发。

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朱婷之所以为朱婷而不叫刘婷、张婷或李婷。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是绝对女排世界第一主攻。人无完人,金无足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上帝都是公平的。朱婷的标签已经很多,拦网、一传、扣球、后排、串联、强攻等,她样样都是一顶一的强大。所以才成就了她的世界第一主攻的盛名!世界级赛事拿了无数个mvp。用古德蒂的话说,朱婷是二三十年才出现的一个人才。盛赞之下,可见朱婷已足够优秀!

(1)对于一个优秀的球员不能求全责备,希望她是一个样样精通的全能型人才,这不现实,更不客观!

朱婷相对其他各环节的技术,发球确实不是她的强项。但他仍能占据世界第一主攻的位置,拿到无数个最有价值球员的称号,可见她的攻要略强于守,但综合能力绝对不弱!要说世界女排中发球最强悍,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那就是意大利的埃格努,她的强有力的跳发,的确让对手苦不堪言,本来落后几分,被她一连串的几个发球,瞬间比分被追平,这样的画面我们并不默生。扣球凶悍,发球势大力沉,这就是埃格努的标签。光凭这些已让她在世界女排中崭露头角!成为数一数二的人物。显然,朱婷在这方面是不能比的,甚至再努力恐怕也难以企及!但朱婷仍然不失伟大!照样可以与之抗衡!

(2)一着鲜吃遍天!打球靠的是脑子。

一个优秀的球员应该是强的更强,弱的要不断完善,这才是正确的做法。才不致于最后捡了个芝麻丢了个西瓜。到头来,弄了个四不像!相信朱婷也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但聪明的人做聪明的事。在我们观看朱婷的比赛时,也会常常看到她能连续通过发球而得分,这说明,朱婷打球是非常聪明的。她虽没有埃格努那样的力气,但她总是找对手一传最薄弱的人员去发,或发对手二者的接合部或偶尔偷几个后场,这让她的发球似乎也并不被动!朱婷只所以伟大,不仅她有极高的排球天赋,还在于她是一个善于用脑子去打球的一个人。

(3)失败有原因,成功有方法!

朱婷只所以厉害,中国女排只所以在世界女排中长盛不衰!不仅靠的是过硬的技术,坚强的意志。更重要是我们有一个会非常布置战术,合理调配人员的郎导,我们有一批如朱婷一样爱动脑子,灵活打球的队员。关键时刻,她们不会以弱碰强,以己不善于的对对手擅长的。相反,她们会以柔克刚,以快对慢,以己之所长对对手之所短!所以才会无往而不胜!

总结:尊敬的球友,你们说是吗?

这标题我以为练成了九阴白骨爪!

只有过一次啊

朱婷的发球与其在世界排坛和国家队大姐大的地位确实不匹配,未来加强发球的攻击性对其有好处,在天津队采用大力跳发两次,大婷还是有基础的,但耗体能对手腕伤恢复有影响,另一个方向是发落点,以大婷的技术发球找人找落点是不错的选择

①不会用。

②在联赛中天津对江苏,朱婷用了一次跳发球,没有威胁力,那不叫大力跳发,只能算做跳发。没有威胁力,发二个就失误一个……

②埃格努那叫大力跳发,势大力沉,威力强大。朱婷的跳发和埃格努的大力跳发不在一个档次上。

本届奥运会女排最终数据统计,朱婷什么水平?

里约奥运会上主攻手朱婷是头号功臣。凭借着超强的表现,她在赛后被国家排联评为本届奥运会的女排MVP。得分和扣球都是高居第一。

中国女排从小组赛到决赛总共打了八场比赛,朱婷得到了179分,场均超过22分。其中,扣球158分,拦网15分,发球6分。在得分榜上,朱婷高居第一位。荷兰的的半决赛中,她个人砍下了33分,这是本届奥运会的单场最高得分。

里约奥运会上,朱婷总计317次扣球得到158分,135次被防起,24次失误。经过计算,朱婷的效率达到了42.27%。高居第一位。

全部八场比赛,朱婷接了143次一传,56次到位,有9次失误,成功率为39.16%。高居第四。

防守上,朱婷以局均0.87次起球排名第九位,在队内仅次于排名第二的自由人林莉。总计52次拦网15次得分,局均0.48次排在第五位。

女排名将朱婷,10公里用时63分钟,这在跑圈属于什么水平?

相信了解大众跑步运动的朋友都知道,十公里用时63分钟,在跑圈里属于不及格水平,不知道说女排名将朱婷,跑10公里用时63分钟,是不是为了黑一下朱婷。如果真拿这个数据来说,她连一个普通的严肃跑者的实力都达不到,一般三四十岁跑圈的中年男可以跑到10公里45分左右,这还就是一个中等水平。如果是年轻人,20多岁的人,应该是在40分钟以内。63分钟的成绩如果放在部队的负重十公里行军拉练上,估计这样的新兵就得挨班长的骂了。所以朱婷的10公里成绩并不好。

不要看她这个成绩,要看到的是她在放松心情,积极恢复训练,在找寻自己状态,这是朱婷舒缓自己的方式。当然了,如果你要个子长到近两米,跑到这个成绩也是很不容易了。球员的身体需要保护,这种长跑运动对像她那样的瘦高个运动员来说,其实是对身体上的一次不大不小的伤害。

之前在2020年,中国体育总局要求各运动队都进行体能测试,很多专家就提出了有些项目的运动员他们有各自的项目特点,并不是统一的跑步、举重等测试就可以全来评价运动员体能力的。比如游泳运动员,你让他跑步,等他练出跑步来的时候身体肌肉能力、肌肉适应性、肌肉记忆可能就已经不适合游泳运动了。

所以对于这次朱婷的成绩,我们的解读是她状态很好,在积极地恢复当中,千万不要拿63分钟说事。刘翔也参加过大众十公里赛,用了50分钟吃力地跑完,成绩就是一个普通爱好者的水平,所以千万不要把专项运动员放到人民的熔炉里大锅烩,你说呢。

朱婷的球是不是没有前几年的扣球高度高了?为何?

目前,朱婷在国际比赛中给出的扣球高度为3米27,有球迷也称最高可达3米30。这样的高度在女子排坛完全可以超手进攻了。但是,作为中国女的进攻核心,面对意大利、塞尔维亚、美国等强队,朱婷从第一局甚至是第五局,都要作为重炮从头轰到尾。如果每一次扣球都充分起跳,追求3米27的扣球高度的话,那朱婷很可能打到第三局就跳不动了。实际上,艾格努的扣球也不是每次都能达到3米40,那是她最高的扣球高度。 作为意大利的唯一一个进攻强点,艾格努因为体力的原因,打到第四、第五局扣球高度也会大大下降。

对于朱婷扣球高度的下降,郎平也曾做出过解释:“我们现在对球队要求是整体提速,有些给朱婷的球传得比较平, 更突出让她打快,而不是一次次浪费体力拔高。 ”这样的改变,实际上对朱婷减少伤病,延长运动寿命是大有裨益的。像朱婷当初的偶像金延景,眼下也到了快退役的年龄,她早就不依靠拔高点来突破强攻了,而是打得更巧,靠一些手腕的变化。也有球迷发出这样的疑问,以朱婷的身高、身体素质及力量,为何不像艾格努那样采取大力跳发呢?朱婷也亲自回答了这个问题:“ 跳发球对体力要求还是比较高,我还是更多地把体力放在进攻上吧。 ”

如果说面对三人拦网,朱婷不发全力或不充分使用她的扣球高度的话,那球也很难攻过去。但面对单人拦网或一个半人拦网时,以朱婷的身高完全可以采取轻拍、抹、吊或打点打线等策略,没必要每个球都发全力去进攻。 这也是朱婷现在打球更为聪明的地方。 出道即巅峰的球员并不多见,朱婷的扣球高度有所下降,一个是球队提速的需要,另一个也是她自身节省体力的需要。如果前三局硬拔高度把体力用完了,那么拼到决胜局朱婷跳不起来了,其他人又不能下球得分的话,那中国队就真的不好办了。

很多球迷发现朱婷的进攻似乎没有前几年高了,这是为何呢?

朱婷首次进入国家队是2013年,当时她还是一个未满20岁的黄毛丫头,身单力薄的,但是在当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上,朱婷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各种超手进攻,砸的不亦乐乎,而且命中率极高,屡试不爽,对面的拦网压根就碰不到球又或者是指尖稍微能接触到球。当时朱婷报备的数据弹跳是3.27,对比起当年的路易斯,朱婷并没有差很多。

现如今排球趋势都是走向高大化,高个队员随处可见,因为个子越高越有优势,可以弹跳高,扣球有杀力,拦网有威胁。朱婷的能力在当今排坛可以说是佼佼者,而目前唯一能够与朱婷媲美弹跳的就是意大利女排的接应,头好重炮手艾格鲁,她是由于黑人出生,天生自带的优势,所以她的弹跳也相当惊人!

都知道弹跳是很耗费体力的,每一次起跳前都要准备充足,而每一次起跳都会消耗很大的体力,对于排球运动来说,一场比赛要起跳非常多次,不单单是进攻,还有前排的拦网,如果一个运动员的体质不够强大,那么比赛很可能就会累的不行。

再一个,如今郎导打造的中国女排是高快结合,不但有进攻,而且要求速度快,现在中国女排的整体流畅速度对比起之前确实快了许多,这对每一位运动员都有要求,后排的一传保障,二传的手上功夫,丁霞如今传球的速度要快了许多,因此进攻球员是在对方拦网还未来得及的时候就将球扣下,特别是平拉开战术,所以朱婷在进攻速度上加快,高度上就做了减法,因为效果比高举高打还要好,而且又不怎么耗费体力。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曾经陈忠和打造的黄金一代就是抢速度,而如今的中国女排同样如此。

让26岁的朱婷和22岁的埃格努比弹跳高度,那显然是勉为其难的!更何况埃格努作为黑人运动员,她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运动天赋,其他运动员是根本无法比拟的!

除了埃格努,放眼当下,朱婷的弹跳能力仍然是非常出色的。但俗话说岁月不饶人,随年龄增长运动水平下降,应该说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都说自家的才是最好的,但不吹不黑说句公道话,若论打球的聪明劲和球商,咱们的大婷婷不知要比埃格努高出多少倍?随着打球经验的不断增加,朱婷的进攻已从过去的多强攻,逐渐向多智取转变。

这一点,朱婷和李盈莹姐妹俩到是蛮像的,大家注意到,最近李盈莹的进攻手法也是越来越丰富,声东击西,指南打北,强攻暴扣和四两拨千斤都让球迷赏心悦目!

朱婷刚出道时候,扣球都是全力起跳。因为她身高高,弹跳能力有相当强,所以经常是超手进攻。尤其是世青赛时候,超手扣球相当爽,都是钉地板,对手根本拦不到。对阵日本青年队是最明显的,因为日本青年女排实在是太矮了。

但是,这样打也就意味着需要体力做保证,全场都是全力起跳,想想都觉得可怕。二传一味的给高球,朱婷就得一次次用尽全力起跳,扣球效果可能看得很爽,但时间长了,就会跳不起来的,而且也会比别的攻手更快消耗体力,有点得不偿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更好的分配体力,朱婷现在已经不是每次都全力起跳了。二传传球适当降低高度,球平一点,速度快一点,朱婷不需要跳那么高,需要抢点速度,这样的进攻能够达到扣高球同样的效果,能得分就行。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朱婷的高快,就是对手难以防范的,所以现在追求快,而不是追求高,朱婷的扣球高度自然没有前几年高了,不是说她达不到那么高,是不需要那么高。

与年龄有些关系,但并不是朱婷本身的能力问题,而是主教练郎平要求的。郎平曾经说过,打快球的话,朱婷就不用每一个球都用力去跳,可以替她节省一些体力。

球扣得越高,体能确实会消耗得越快,所以郎平才让朱婷去抢速度而降低了原来的扣球高度。也就是说,朱婷的扣球高度不是年龄的原因导致下滑,而是有意降低了。不过,从过去的比赛来看,实际打出来的效果并不理想,二传的传球太低且不到位,这让朱婷非常不舒服。刚开始的那段时间,二传也因为传球太低而被球迷批评,如今看来,传球高低是郎平要求的。

当然了,也不是说郎平这么要求不对,追求速度也是可以理解的,她也是考虑到朱婷的体能问题,毕竟她是球队最主要的得分点。如果输在体能上,很容易让对手趁虚而入。刚开始是会有很多不适应,因为二传手要改变传球的习惯,力度也不好控制,后面应该会更好一些。

再来说说朱婷的扣球高度,在去年的世界杯中,她在与韩国女排的比赛中刷新了自己的扣球高度纪录(3米08)。当时在比赛结束后,官方给出的数据就是3米08。你可能会问,朱婷的扣球高度不是3米27、3米30吗?其实那些只是摸高高度,与扣球高度还是不一样的。意大利女排当家球星埃格努的扣球高度比朱婷高,她也才3米10。

另外,再来跟大家分享一件事,女排 历史 名宿基里洛娃将朱婷列入了 历史 最佳阵容。虽然朱婷的实力已经不需要再证明,但这也是对大婷的一种认可。与朱婷一起入选的还有索科洛娃、路易斯、托雷斯、瓦列夫斯卡、沃洛兹和法比,这些都是排坛的佼佼者。很多球迷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也替朱婷感到高兴。

中国女排现在也是停赛不停练,每天都坚持训练,保持竞技状态。不过,这样练下去,球员的身心都会很累,而郎平也是一样的,笔者认为适度当放一些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女排加油,朱婷加油。

看了很多作者写的,大概总结出来就是朱婷的扣球高度变低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作者的依据是国际排联公布的朱婷的扣球高度是327,实际她现在没有这么高了,而她出道的时候能扣327,所以,降低了,事实不是这样的,朱婷目前正处在巅峰时期,扣球高度丝毫没有下降,保持得很好。

当今女子排坛的三大巨星朱婷,艾格努,博斯科维奇是公认的,当前她们在比赛中能扣出来的极限高度是朱婷的310,艾格努的315,博斯科维奇也就3米左右。国际排联公布的报名高度朱婷327,艾格努336,博斯科维奇310,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个高度,毫无根据,比赛当中女子队员是扣不出来的,336的实际扣球高度是男排的顶级扣高高度了。

当今女子队员中,实际最好的高度是艾格努的315。很多人会说当打之年的艾格努,扣球极限高度也只有315而已,但315是一个多么恐怖的高度,你知道吗?女排的网高224厘米,标志杆80厘米,也就是说标志杆的顶端才304厘米,315厘米的扣球高度,比标志杆顶端还高出十厘米,只要不砸1米线,这个高度可以超手任何一个女子排球运动员的拦网。对比之下,朱婷的现在的310厘米稍微逊色一点,但除了艾格努,还有谁能跟她比?朱婷在当下的年龄阶段,身体素质,经验技术正处在巅峰,是人球关系维持在最佳的一个状态,这个扣球高度,已经是她作为一个高个黄种人在排球比赛中能扣出的最高高度了,刚出道的时候,她比较难把人球位置,助跑起跳时机掌握在最佳状态,现在的朱婷,能。

博斯科维奇3米左右的扣球高度,但下球能力超强,一是3米的高度,足够超手了,二是她力量足,线路多变,特别是避手线打点很精准,而她的国家队向来都是左右两门重炮,并不似意大利那样过份依赖艾格努的进攻,所以即使失误跟艾格努不相上下,但成功率博斯更高。

中国女排现役队员中,扣高上三米的只有3个,朱婷的310厘米,袁心月和李莹盈都有扣到过3米的高度,其他队员,通通没有3米,报名高度325厘米的张常宁,实际扣球高度根本没有上过3米,有人说有295,但没有截图,也说不清具体哪场比赛扣出来的,不知道真与假。不过295的扣高,足够超手95%以上的拦网,但不论是315,310,300都只是一个上限值,不是每个球都能扣出来,她们也有被拦的时候。读者们,也不要过于在意那些公布的扣球数据,说白了,你报3米5也行,但是你扣不出来。

最后,想说的就是朱婷是唯一,目前正在巅峰。

朱婷扣球高度确实下降了不少,我觉得原因有二:

首先降低扣球高度是国家队的一种需要 ,郎导从接手中国女排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高快结合的打法,2014年世锦赛的美国女排打法应该是她期望的最理想打法,两边拉开中间施压充分利用网长这些句子是我们看比赛听解说最多的句子,而现在意大利和塞尔维亚女排在高快基础上又多了进攻强点,所以这个奥运周期还是颇具威胁。郎导开始打造中国女排时,因为一传问题中国女排一直快不起来,所以她就因地制宜的改进了打法,那就是接应参与一传,甚至用四人接一传模式来应对不足,而朱婷作为最强点,关键时刻解放她的一传来打进攻,所以我们看到15年世界杯和16年奥运会朱婷关键时刻高高跃起扣球的飒爽英姿。里约奥运会后,朱婷一传逐渐稳定,龚翔宇在接应位置一传也可以加强,再加上张常宁伤愈后状态回归,她们和自由人组成四人一传体系,明显比上周期稳健了不少,这也为中国女排向高快方向发展提供可能,要突破高拦网那就要打快来撕扯开对手的盯防,而快的方式就是压低传球弧度,给攻手提供抢时间机会,所以我们发现19年世界杯中国女排明显快了不少!

其次降低扣球高度有利于体能保持 ,朱婷作为中国女排进攻核心,各国都在研究她,她们抑制中国女排的方法就是破坏我们的一传,重点盯防朱婷进攻,有时三人拦防朱婷,如果还是那种高举高打,势必速度慢了些在对手重点盯防下,朱婷扣球成功率势必会打折扣,朱婷要完成这种抑制,那么她在抢速度同时增加了手法变化,可以说俩周期朱婷从实力派蜕变成了技术派,每一次高高跃起扣球,对体能有一个很大的损耗,这对体能保持不是很好的朱婷来说是不利的,而降低弧度打快一点也有利于朱婷体能保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实力略微下滑也是正常的现象,朱婷也不例外,我们发现34岁的拉尔森在美国国家队这么多年依旧能占据一席之地,与她丰富的进攻手法有很大关系,未来的朱婷还应该靠手法去得分,高举高打的扣球也只能在关键时刻用用!

25岁的朱婷还正处于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她的进攻高成功率是中国女排获胜的最有力武器,只要能帮助队伍获胜,朱婷就依旧是那个朱婷!

朱婷扣球没有原来高了是不争的事实,许多人为降低高度找了一些说词,什么为了快主动降低了高度,武功就是唯快不破。什么朱婷还能跳那么高,只是不需要跳那么高了。我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朱婷的身体素质在降低。我们亚洲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素质下降的就是比欧美人,黑人快。现在朱婷扣球的扣死率已经降低了,和艾格努比差距是明显的,艾格努大量的扣球是钉地板,发球时速超过100公里,太恐怖了,跳发就是9米线后面扣球。我们最优先的男队员能不能发出这么大威力的球都是问号❓最强盛期的朱婷也没有艾格努的威力是不争的事实。我也希望朱婷李盈莹比艾格努强,我们拿冠军就是把里攥的了。真心希望朱婷张常宁等老队员运动能力下降的慢点,李盈莹等年轻队员成长的再快点,更盼望我们中国的艾格努能够横空出世,中国女排长期雄霸天下。

越来越成熟了,扣球狠而圆猾,能攻破别人的防线,打乱别人的心理,一上场,一出手,对手都十分忌惮,胆怯,当今世界女排,没有人能与朱婷比肩。是难得的奇才,如假以时日,修身养性,必集将才帅气为一身,造福中国女排,中国 体育 ,其精神更能激励各行各业,让国人受益匪线,影响深远。中国有个孙杨在泳坛中成绩斐然,可惜修身欠佳,落的禁赛八年,其教训非常深刻。因而 体育 竞技不但成就突出,人品,人格,勿慎勿喜更重要!

扣球高度没有之前高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原因,刚出道的朱婷技术并没有现在成熟,那时候的朱婷还很年轻,身体素质比较好,她没有丰富的比赛经验,同时她掌握的扣球技巧,也没有现如今的朱婷技巧多。当时比赛的朱婷,扣球并没有太多技巧可言,全靠自身扣球高度和力量取胜,进攻线路单一。

第二种原因,如今的朱婷早已身经百战,经过多场比赛的对抗,让朱婷也成长了不少。随着年龄的增加,现如今朱婷的体力不复当年 ,为了节约体力,朱婷放弃高点进攻 ,注重扣球技巧,以及进攻手法,朱婷能够成为世界第一主攻手,与她进攻端的实力不无关系。

朱婷放弃扣球的高度,转变为速度快的扣球,有一点好处,当敌人看到你的进攻企图时,朱婷凭借扣球速度和刁端的手法,抢先一步把球扣出,这样对手就无法对朱婷的进攻造成阻碍。高度扣球和速度扣球各有千秋,高度扣球可以让对手碰不到主攻手所扣的球,而速度扣球可以在对手形成有效拦网时,抢先一步把球扣到敌方阵地里。

前者对体力要求颇高,朱婷体力不同往日,高度扣球自然要被朱婷放弃,速度扣球加上线路多变,符合现在朱婷的身体素质要求。

巴黎奥运周期朱婷的实力还能与博斯科维奇、艾格努相比吗?

朱婷、博斯科维奇、埃格努为世界女子排坛的三大顶级攻手。中、意、塞可以位列前三甲也主要是依赖于这三大攻手的存在。假如缺失了这三大攻手,以上这三支球队很可能就会沦为二流球队。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朱婷,伎俩呈现韧带撕裂的严重伤病,那么在接下来的巴黎奥运周期,朱婷还可以与其他两位攻手相比吗?下面也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第一,要看朱婷伎俩恢复状况,若恢复理想,那朱婷仍位列世界第一主攻。

腕关节关于排球运发动来说太关键了,不同于埃格抡大臂的扣球动作,朱婷的高点强攻主要还是靠伎俩的抽打来增加球速的。

三大攻手进攻特性有所不同,埃格努博斯强攻更出众。朱婷、埃格努、博斯三人的进攻特性是完整不同的。埃格努有3米40的扣球高度,有媲美男子般的扣球力气,她的进攻就是高度+力气硬砸的掌门人;而博斯科维奇的扣球,就是靠鼎力出奇观,一条大斜线简直无人能挡,最近博斯也在欧锦赛上打出了110公里的新的扣球时速记载;朱婷的扣球是高点+线路。埃格努、博斯的扣球都有超越100公里以上,而朱婷的最高扣球时速为98公里,论强攻的力气朱婷是不如以上两位对手。

但朱婷凭仗3米27的扣球高度,再加上直、斜的落点分化,她的扣球点十分分散,这种高快球也是难以拦防。朱婷伎俩受伤以后,她只剩下点高,没有发力抽打的速度了,因而在东京奥运会上她的高点扣球,也屡屡被土、美、俄等对手轻松防起。假如说朱婷的伎俩可以恢复如初的话,那她的高点强攻仍然会是中国女排的第一强攻点。而假如恢复不太理想,那朱婷扣球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了,以至还要从球队的大主攻,改为小主攻。

第二,排球进攻得分不能唯力气、速度而论,朱婷在进攻手法上会呈现多样性。

美国女排最终东京夺冠,也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就是球队中没有顶级的强力边攻,靠多点开花,分散进攻点也一样能够拿到冠军。像35岁的拉尔森抹、拍、吊照样能够得分。

朱婷比埃格努、博斯更全面,她仍然契合中国队技战术体系。埃格努、博斯是打得接应位置,只担任进攻。而朱婷打的是主攻,是要接一传的。假如朱婷的伎俩恢复不太理想,那她打小主攻,在国内球员中也是超越其他球员的。朱婷毕竟有1米98的身高,76公分的弹跳才能,她在网前的牵涉力及边拦网才能,也是其他球员望尘莫及的。当年,北京奥运周期的进攻中心王一梅,是球队的进攻中心。

而惠若琪是打其对角的小主攻,整个得分效率算下来,擅长抹、拍、吊的惠若琪反而比王一梅进攻效率更高。像日本、泰国,包括如今30+年龄的金延景,也并不是一味追求扣球的高度、速度和力气来得分。以朱婷打吊分离的才能,她术后占领一个主攻位置是绰绰有余的。中国女排历来考究是靠集体打球、团队作战。

朱婷在郎导的辞别信发表之后,也写下了“将来可期”4个字,我们还是希望朱婷可以早日安康归来。毕竟假如说是世界级的强攻点,我们只要朱婷这一个点。其实,我们也没有必要去争议朱婷、埃格努、博斯谁的强攻更凶猛,关于中国队来说朱婷回归之后,其他球员可以更大限度地缓解她的进攻压力才对。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