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队员赵蕊蕊简介(中国女排队员赵蕊蕊身高)

2023-04-07 23:30:21 体育信息 hunve

赵蕊蕊结婚了吗老公叫什么

没有结婚。赵蕊蕊,1981年10月8日出生于南京,曾有"中国女排第一高"之称,前中国女排运动员。2002年获得釜山亚运会冠军,截至2023年1月9日,没有结婚,赵蕊蕊的运动生涯与伤病、眼泪、坎坷相伴,她的右腿里至今还有一块钢板。

中国女排队员赵蕊蕊是哪的人呀

中国女排队员赵蕊蕊是南京人。

中文名:赵蕊蕊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

出生地:南京

出生日期:1981年10月8日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经济系

身    高:197cm

运动项目:排球

所属运动队:八一女排

主要奖项:1999年亚洲锦标赛冠军 、2002年釜山亚运会冠军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 2008年亚洲杯女排冠军

位    置:副攻

扣球高度:3.26米

拦网高度:3.15米

原国家队号码:(08年之前)8号,(2008年)9号

玻璃美人赵蕊蕊:出生被叫小郎平,与姚明传绯闻,40岁仍单身

有一种人就是老天爷赏饭吃,天生就是为了做某件事的,比如前中国女排名将赵蕊蕊就是这这样的。1981年10月8日,赵蕊蕊出生于南京,因为从娘胎里出来就是长胳膊长腿,接生的医生笑着对大家说,“哟,‘小郎平’出世了,看这大脚丫子!”

医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赵蕊蕊父母都是排球运动员,身高2米的爸爸是江苏队主力,妈妈也曾是辽宁女排队员,身高达到了1米8。赵蕊蕊出生后一个多月,中国女排就在日本举办的女排世界杯上击败了不可一世的东洋魔女日本队,夺得了我国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中国女排也开启了自己的五连冠的神奇之旅。谁能想到,这个叫赵蕊蕊的“小郎平”将会率领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首个世界杯冠军和奥运会冠军。

可以说,赵蕊蕊从在娘胎里就开始打排球了,从不仅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身高,还有对排球的热爱,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赵蕊蕊在演讲课上说:“我想成为奥运冠军,我想去打排球。”

实现梦想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对于赵蕊蕊来说,一直以来伤病总是困扰着她,但是她的亮眼表现还是被新一任的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注意到了。2003年,又是在日本举办的女排世界杯,赵蕊蕊作为副攻手表现非常出色,在陈忠和的带领下,中国女排以11场比赛全胜的成绩夺冠,这也是中国女排五连冠之后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这一刻,我们等了17年,而中国女排仿佛就是在等赵蕊蕊成长起来,这一届比赛她获得了最佳扣球手的荣誉。

赵蕊蕊在2004年一直都被伤病折磨,陈忠和权衡再三还是带上了赵蕊蕊,因为她从小就有奥运冠军的梦想。在雅典奥运会首场对阵美国队的比赛中,休养了140天后首发出场的赵蕊蕊仅仅打了几分钟就再度重伤,被担架抬出场地后接受治疗。赵蕊蕊提前告别了奥运赛场,但是中国女排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姑娘们在陈忠和主教练的带领下非常团结,大家为祖国而战,为赵蕊蕊而战,最终在决赛上神奇逆转俄罗斯,夺得了雅典奥运会金牌。虽然只打了一会儿比赛就受伤,但是赵蕊蕊依然是雅典奥运会冠军的成员之一。

虽然伤病不断,但是伤病从来都没有打败过赵蕊蕊,2008年奥运会,赵蕊蕊再次回归赛场,帮助中国女排夺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北京奥运会后,赵蕊蕊宣布退役。

退役之后的赵蕊蕊转型成为一名非常成功的作家,赵蕊蕊的奇幻小说《彩羽侠》获得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银奖。2018年,赵蕊蕊自传《夜越黑星星越闪耀》出版,2021年7月,赵蕊蕊新书《排球魂》在译林出版社正式出版,书中有很多排球趣闻。

值得一提的是赵蕊蕊的感情问题,一直以来都传说她与姚明的绯闻,不过这是个误会,确实有人介绍他们认识,但是两个人并没有谈恋爱,因为姚明一直在追求叶莉。今年40岁的赵蕊蕊在感情方面还没有什么动静,经常更新社交媒体,除了读书就是晒运动照片,不管是身体状态还是身材管理都非常好,网友直呼逆生长,一点也看不出岁月在她脸上的印记。

#赵蕊蕊#、#玻璃美人#、#姚明#、#郎平#

作者:陈尉

责编:陈尉

中国女排队员赵蕊蕊简介(中国女排队员赵蕊蕊身高)

前排球女将赵蕊蕊的个人简介如何?

赵蕊蕊,1981年10月8日出生于南京,前中国女排运动员,曾有"中国女排第一高"之称。2004年的一次重伤对她的职业生涯影响很大,于2009年退役。退役后,赵蕊蕊投身写作。赵蕊蕊的科幻小说《彩羽侠》获得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银奖。

赵蕊蕊2002年获得釜山亚运会冠军,2003年获得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2003年获得女排世界杯冠军,同时个人获得最佳扣球手。2004年获得雅典奥运会金牌,2008年获得亚洲杯女排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铜牌。

扩展资料

赵蕊蕊的技术特点

作为一名副攻手,赵蕊蕊将拦网视作自己赖以成功的绝技,以灵活和速度作为进攻的利器。要论个头,谁也比不过赵蕊蕊,她的身高不仅在亚洲女排,就是在世界女排队伍中也是非常少见的,号称“亚洲第一高度”。

赵蕊蕊是中国女排与欧洲列强抗衡的本钱,正因为赵蕊蕊的存在,中国女排才会高快结合。她的“海拔”1米97,堪称是比城墙更难以突破的“网上长城”,是女排发展到今天的另一种代表人物——副攻时代。

别看她平日里常常笑得灿若桃花,可到了网前,这张脸却最让对手胆寒,多少重炮手曾在她的十指关前被封杀。作为一名副攻手,赵蕊蕊将拦网视作自己赖以成功的绝技,以灵活和速度作为进攻的利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蕊蕊

女排“玻璃美人”赵蕊蕊:曾经世界第一副攻,扣球的手握笔成作家

赵蕊蕊,前中国女排运动员,曾经的世界第一副攻。

短短15年的运动职业生涯,她经历了7次重大手术。 伤病缠身,她只能退役。

退役后,面对重新选择职业的分岔口,赵蕊蕊走向了作家这条路。

2003年,赵蕊蕊获得了世界女排大奖赛的冠军,世界杯的冠军,次年更是一举拿下了雅典奥运会的冠军。傲人成绩的背后是付出, 从1994年入选八一青年女排开始,她便一直在刻苦训练,沉淀等待爆发时机。

赵蕊蕊初进八一队可谓是饱尝心酸。第一天训练,教练让赵蕊蕊原地连续10次摸篮板跳跃,可是当时的赵蕊蕊没有任何运动基础,她连续不起来。教练很严格,黑着脸对赵蕊蕊说:“不完成就不要吃晚饭。”

赵蕊蕊的心情就如过山车一般,从高处跌落到低处,她没想到训练会这么苦,这么累。年纪尚轻的她只能靠哭来缓解自己的无措与压力,哭完继续训练。

值得高兴的是,赵蕊蕊逐渐适应了训练的节奏,找到了坚持下去的动力与目标,就连节假日都会给自己加练。正是这股韧劲让她自1995年, 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学员 ,也是这股劲让她从亭亭玉立的少女蜕变为独当一面的优秀副攻手。

除了体力的训练,赵蕊蕊还要进行技战术的学习。在没有电脑软件辅助的那个年代,赵蕊蕊只能通过手写来完成教练布置的任务。作为一名副攻手,赵蕊蕊需要熟背所有的轮次战术,如遇对手转换轮次,还要适时做出调整,提醒队友应变。 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经历过沉淀的少女终会崭露头角,2003年,赵蕊蕊将她前几年所学发挥了出来。

她打出的球力量不是很大,但是速度很快,看起来轻飘飘的球,实际上非常不好防守,扣球,得分,再扣球,再得分,这样一个接着一个,赵蕊蕊尽全力打赢了每一场比赛, 获得了03年世界杯最佳扣球手的称号,更让中国女排时隔17年再得世界杯冠军。

正如赵蕊蕊在她的日记本上写下的话:

赵蕊蕊就如璞玉一般,身高形成了她的天然优势,训练雕琢着她的形态,泪水冲刷着她的杂念。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赵蕊蕊打完03年世界杯又继续参加了04年集训,训练和比赛一个都不落下,高强度的连轴转,身体终究是吃不消。

2004年3月26日,一个普通的日子。赵蕊蕊却在训练起跳拦网中受伤了, 经诊断为疲劳性骨折 。休息恢复没多久的赵蕊蕊又要迎接雅典奥运会,她坚持上场,不幸的是,她在比赛中又骨折了。

“一个像硬塑料掰断的声音。”赵蕊蕊回忆起受伤的瞬间如是说。太疼了,她只能在队医的帮助下退出赛场。

这次受伤比她想象得还要严重,哪怕经过手术和长时间的休息都未能恢复如初,想要再继续比赛只能在腿中加钢板钉子,但也只是缓兵之计。赵蕊蕊明白, 运动员这个身份可能真的要告别了。

为了发挥自己的余热,参加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赵蕊蕊打了封闭针。铜牌争夺,赵蕊蕊以扣下最后一个探头收尾,战胜了古巴队。 赵蕊蕊和所有女排队员们教练们共同拼下了这枚血泪铸就的铜镶玉。

对于曾经的辉煌,赵蕊蕊看待得很理性:

是伤口也是军功章,那个赛场上动作潇洒的短发美女永远会被时代铭记。

脱下赛服的赵蕊蕊也彷徨过,因为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选择变得尤其重要。

经过深思熟虑,赵蕊蕊选择了成为作家。她用实力告诉大家,扣球的手也同样可以握笔。她将会通过文字,演绎出、描绘出另一面平淡且有意义的人生。 赛场上的聚光灯落下,心中的聚光灯亮起,赵蕊蕊成为了自己的光。

虽然写小说是赵蕊蕊机缘巧合喜欢上的,但是当写小说成为事业,她认真了。

在时而抓狂、时而文思泉涌的创作过程中, 赵蕊蕊写完了她的第一本书——《末世唤醒》。 对于想象力丰富的赵蕊蕊来说,创作这样一本科幻类小说未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除了写作,赵蕊蕊还会为自己的小说画一些动漫插画。兴趣加上少许天赋,赵蕊蕊的新事业发展得蒸蒸日上。

赵蕊蕊不忘初心,排球这项运动曾经给她带来荣耀,她也要回馈给排球。她采访了几代排球人, 创作出了新书《排球魂》 ,让大众进一步了解女排精神,中国排球人的使命感。

对于15年的运动生涯,赵蕊蕊感恩道:

赵蕊蕊,是自己的福将,更是中国女排的福将!

赵蕊蕊个人资料

 姓名:赵蕊蕊

性别:女

生日:1981年10月8日

身高:196cm

体重:75kg

国籍:中国

籍贯:江苏南京

项目:排球

位置:副攻

国家队号码:8号(现为9号)

现已退役

扣球高度:3.26米

拦网高度:3.15米

效力球队: 八一女排

教育背景: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在读

个人爱好:绘画、听音乐 [编辑本段]成长经历 赵蕊蕊:从玻璃美人到中国女排“当家花旦”

哪场比赛表现会最好呢?赵蕊蕊大手一挥,自信地说:“下一场最好!”这个笑若桃花的女孩,必将给中国女排更多精彩,给世界体坛更多惊喜。

中国女排 曾经以五连冠的战绩叱咤排坛,称雄世界,2003年续写辉煌,一度沉寂后再度掀起飓风。

11月15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9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0战胜最后一个对手日本队,以11场全胜的战绩,17年后再次赢得世界杯的冠军!

重登冠军宝座的女排姑娘笑得分外幸福,最惹人注目的笑脸,还是赵蕊蕊的,年龄最小、海拔最高,笑起来像个可爱的天使。

这个1.97米的女孩,能攻能守,拦网技术出神入化,而且被权威评为本次世界杯女排的“最佳扣球手”,成了女排的新一代“当家花旦”。

 “小郎平出世了!”

这几天,南京体育学院的领导总爱与赵蕊蕊的父亲赵怀富打趣:“如果当年组织没有批准蕊蕊出生,今天中国女排就少了一位‘网上长城’啊!”赵怀富也幽了一默,“如果领导让我一直生下去,现在我家就可以组织一个国家队了!”

1981年,赵妈妈怀了第二个孩子,当年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抓得很紧,为此赵怀富不得不写了生二胎的申请书,递交到南京体育学院所在区的计生办,对方说做不了主,你找上级吧。申请书又交到了镇计生办,对方建议把孩子做了,赵怀富一听就火了:“这可是两条人命,出了事谁负责?手术单你们谁敢签字?反正我是不签!”

一拖又是几个月。1981年7月,南京体育学院召集院计生办、学院工会、人事部、院团委和赵怀富一家再次开会,会议的惟一议题就是“老赵家能否生第二胎”。看到赵妈妈挺着七个月的大肚子坐在旁边,与会各方于心不忍。会议最后形成决议:允许生第二胎,但孩子不享受幼儿保健费,医院费用由赵家自己承担。今日赵怀富再拿出那张陈旧的账单,乐呵呵地说:“16块3毛2,蕊蕊当初就值这么多。”

长胳膊长腿的赵蕊蕊在1981年10月8日出生,接生的护士笑:“哟,‘小郎平’出世了,看这大脚丫子!”赵怀富曾是江苏队排球主力,身高2米,而夫人是前辽宁女排的主力副攻手,身高1.8米,女儿不高才怪哩!

给女儿起名时赵怀富动了脑筋,最后定下来叫蕊蕊,一朵“娇嫩的花”。两个“蕊”字共有六颗心,父亲预祝小女儿将来能获得六个冠军,即两次全国冠军,两次亚洲冠军,两次世界冠军;还要有“六心”:勇攀高峰的雄心,勇往直前的信心,百折不挠的决心,坚持到底的恒心,永感不足的虚心,永不改变的爱国心。

赵父每次出差回来,总是给蕊蕊买回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小球,家中都成“球国”了。等蕊蕊刚会走路,赵父又带她到乒乓球馆、篮球馆和排球馆去玩儿,她一见到球就不肯撒手。蕊蕊1岁半第一天去幼儿园,爸妈要走,她大哭大闹,幼儿园阿姨赶忙塞给她一只排球,蕊蕊抱住球哭声立止。从幼儿园回来后,蕊蕊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爸爸带队训练的排球馆,兴致勃勃的,从小就和排球结下不解之缘。

蕊蕊5岁就蹿到1.50米。那年父母带她去沈阳姥姥家,父母买了张站台票才将她领上火车,再拿着户口本艰难地向乘务员解释。后来换了位乘务员,一口咬定他们在撒谎,“5岁的小孩能有这么高?!”赵父挺委屈的,出站时又提醒小蕊蕊:“蹲下点儿,快点儿走!”

赵怀富说:“孩子身高带来的不便是我们遗传的,我们就要让这不便变成财富,下定决心,将孩子培养成郎平式的人物。”

伤是镶在乌云上的银边

赵蕊蕊从小就有个性,坚持己见,认定球是方的,就不准你说是圆的,因此隔壁阿姨送她一个“二榔头”的绰号。

读小学时,爸爸跟大女儿赵蓉蓉谈去八一队学打排球的事,蓉蓉没应。在一旁做作业的蕊蕊却跳了起来:“我去!”“那怎么行,你现在还是小萝卜头!”

经不住小女的恳求,父母应了。赵蕊蕊11岁就进了八一队,13岁真正开始学打排球。别人还在母亲怀里撒娇呢,赵蕊蕊却独自到北京闯天下。既要承受部队严格的纪律约束和大量训练,同时还要处好人际关系,对一个孩子很不容易。但什么都不会做的蕊蕊,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学会独立生活。

一进八一队,赵蕊蕊就郑重其事地向爸爸宣布:“我先在青年队打三年基本功,争取到一队,争取打主力,然后争取进国家队打主力,然后……”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赵蕊蕊练得很苦,节假日也坚持加班加点,自己练习,放假回家也从不间断训练。有时晚上就要乘车归队了,上午她仍然坚持训练。

“蕊蕊真懂事,是个好孩子。”领导、教练都这么说。

除了在八一队进行正常的训练,八一二队的主教练韩云波还抓紧时间给赵蕊蕊吃小灶,每一个动作都让她反复练习多遍,决不允许犯一丝错误。赵蕊蕊私底下也琢磨战术技巧,每次电视有排球比赛,她都舍不得眨眼睛。比赛前她给父亲打电话,让他将比赛录下来,以便自己回家后琢磨。

对排球的这份热爱和执著,使赵蕊蕊进步神速。入队半年她就被队友推荐为副队长,自1995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学员。

挫折总是埋伏在顺境之中。1998年夏天,赵蕊蕊随八一队在秦皇岛集训,天热地板打滑,她不小心摔倒,右膝半月板严重受伤,后来与国家青年队失之交臂。1999年的秋天,赵蕊蕊膝关节半月板又老伤复发,训练中跌倒在地。

从不流泪的她此时哭了,捶着自己的腿,一个劲儿说这怎么办?疼痛对于她根本无所谓,她是对迫在眉睫的世界杯赛而心急如焚!为了保护好这个“小巨人”,队里断然决定放弃赵蕊蕊参加世界杯赛资格,并建议手术治疗。

摘除半月板是个小手术,但有风险,万一失败,赵蕊蕊将不能重返排球场。连夜从南京赶来的赵怀富心事重重,病床上的女儿却依旧展开了甜美的笑容,坚定地说:“我要手术。保守治疗就能保证我重返球场,旧伤不再复发?如果害怕风险而不敢去‘搏’,又哪来成功的希望?现在科技发达,手术成功了,今后教练和我就再无后顾之忧了!对国家对我都好啊!”

作手术虽令人沮丧,18岁的蕊蕊却把它看成是镶在乌云上的银边。上手术台后,赵蕊蕊若无其事,打麻药的护士都被逗乐了:“你怎么一直在笑啊!”

手术做完后,父亲带女儿回家住了20多天。父女二人可没闲着,一进屋父亲就开始让女儿做身体恢复。5分钟的膝关节静立,让爱笑的蕊蕊也咬紧了牙关,疼得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一旁掐表的爸爸心疼,还是板着脸喊坚持。

赵蕊蕊理解爸爸的苦心:“这么多年,爸爸从没表扬过我,还老爱批评我,我只能跟妈妈诉苦。但每当我有困难,爸爸就是我最强大的后盾。”

为了长胖,一次吃掉11种营养品

谁都看得出,赵蕊蕊是个小美女。大眼睛,娃娃脸,短发很酷。但是起初赵蕊蕊可不是中国女排的“新长城”,而是一个容易受伤、还因为小事而哭鼻子的“玻璃美人”。

17岁入选了国家队,赵蕊蕊历经郎平、胡进、陈忠和三朝名教练,也历经挫折和风雨。1.97米的身高就能在球场上盖天罩地?排球同样也是力量型的运动,像赵蕊蕊这类“长麻杆儿”就是扛不住高强度的力量训练,训练过量就容易受伤,入选国家队后,赵蕊蕊技术基本功练出来了,伤病也练出来了,膝盖一折,还与悉尼奥运会无缘。

陈忠和也曾叹道:“如何训练高个儿队员,亚洲与欧洲相比是比较薄弱的。国内一米九几的高个子有二三十个,可真正成材的少。”有高度自然好,何况赵蕊蕊条件很好,但怎么训练呢?

首先从吃饭下手。排球运动员的素质与体重有关,太胖了不灵活,太瘦了无力,要有一定“吨位”的球员才有巨大的杀伤力。赵蕊蕊扣球无力,就得把这腰杆吃壮了才经练。为此,国家队专门将“如何把赵蕊蕊吃胖练壮”列为攻关课题,让她在训练和调养上都“吃小灶”。国家队领队李全强在制定新队规时还专门加了几条:吃饭不许挑食,不得随意减肥……

身体素质并不容易提高,为此赵蕊蕊没少遭罪。2001年,赵蕊蕊入选陈忠和重组的国家队。陈教练除了继续给她“吃小灶”,还当着全队的面不止一次狠狠批评过她,最狠的一次是:“今年要再练不出来,你就给我滚回去!”

蕊蕊站在那儿,泪就在眼里打转儿,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可这不过是小小挫折。集训后,女排该去打瑞士精英赛,这是本届女排成立后第一次出国打比赛。赵蕊蕊榜上有名,护照也办好了。临出发前一天,她高高兴兴地在屋里收拾东西,还好心地问留守的队友李珊要带什么,有人进来说:“陈导叫你。”

赵蕊蕊心里突然一沉,隐隐觉得不好。果然,教练说考虑到她的身体状态,还是留下来好。

上飞机前10个小时被撤下场是什么感觉?赵蕊蕊回到房间,对李珊说,“好了,明天我跟你们一起回北京。”她还想笑,眼泪却滑出眼帘。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赵蕊蕊觉得自己从此真正成长了。

赵蕊蕊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素质训练。有次女排开会时,领队李全强表扬了两个人。一个是带着腰伤还坚持训练的老将陈静;另一个就是赵蕊蕊——不是说她训练如何刻苦,而是她最多时一回吃了11种营养品!

营养品其实不好吃,何况一次吃11种营养品!赵蕊蕊大大咧咧地说:“我吃得太多,已经记不清滋味了,反正领队说多少就多少吧!”不过,赵蕊蕊随即又跟队医秦伟抱怨:“吃了那么多,我怎么还是觉得肌肉长得不够啊?如果再强壮一点,弹跳力会更强,扣球的力量会更大!我希望体重再长5公斤!”秦大夫解释:“你比别人都高,别人吃了能长十分,到你这儿也就长五分了。”

等赵蕊蕊再次出现在全国九运会赛场时,人们发现这丫头的确壮实了许多,扣球无论是速度还是力度都大大增强,努力终于看到成效。当吴咏梅淡出江湖,蕊蕊牢牢地把握住机会,占据了副攻主力之位;而在2001年国际排联大冠军杯女排赛上,蕊蕊更是和伙伴们一起,齐心协力勇夺冠军。 

成长为中国女排的“新长城”

捷报频传。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结束,赵蕊蕊当选为最受欢迎的球员。

场边一声声“赵蕊蕊、赵蕊蕊”的加油喝彩声,变成了点燃激情和鼓舞斗志的火种,让蕊蕊也感到特别快乐。不过她并不满足“最受欢迎”,她知道,一个优秀的球员仅仅因为外部条件让人喜爱远远不够,她渴望得技术单项奖,渴望证明自己打球的实力!

2001年第12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决赛中,亚男因伤无法上阵,赵蕊蕊第一次获得首发上场并打满全场。憋足了劲儿的她,在场上表现出色,再次和同伴捧回了胜利的金杯,获得“最有价值球员”奖项。

紧接着开幕的世界杯排球赛,赵蕊蕊再次大放异彩。场内场外都有人在关注着这个可爱的女孩。赛场上的赵蕊蕊总把袖口撸得高高的,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如果失了球,赵蕊蕊会懊恼地重复那个动作,如果截住对方的强攻或者扣球得分,她立刻笑容灿烂,高举双臂欢呼。

在日本鹿儿岛,赵蕊蕊更成了“大明星”。每有中国女排的比赛,现场的球迷都会高喊赵蕊蕊的名字,热辣辣地展示爱的标语。连负责转播赛事的电视记者都被赵蕊蕊“迷惑”了,镜头总在捕捉“中国高妹”的每一个细节,放大她的一颦一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