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的发球规则(国家乒乓球队外战规则最新)

2023-04-04 21:01:22 体育信息 hunve

乒乓球的发球规则 篇1

1、选择发球、接发球和场地的权力应通过选择硬币的正反面来决定。选对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

2、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了场地后,另一方运动员应有另一个选择。

本来就是轮换发球制,每人两个,达到10平,每人一个,先得两分者胜。下一局开始还是一人两个球,以此类推。

按乒乓球比赛规则:比赛时双方队员轮流发球,每轮次发两个。比如当轮到你发第一球时擦网出界,判你失误,对方得一分。此时你还有这轮的第二个发球,无论输赢接下来就要轮到对方发球了。以此类推,直到比赛双方决出胜负。

发球檫网出界,违例,未发球方得分。 轮换发球是以下情况 双方战自10:10,轮换发球 双方回合太多,比如削球,为节省时间,轮换发球

楼主好 我来说明一下双打规则 发球方右站位发球 必须发到对方对方右边 对方接发球后由必须由己方非发球队员接球 同样对方由对方非接发球队员接球 简单的说就是必须轮流接球 发球方发球局过后左右要交换站位 接发球方不交换 任何一方队员都不能连。

每人轮流发2个球。局点有2种情况。1你发过一球到局点,这时候你继续发球,然后换发一人发一球;2你发完两球到局点,直接换发一人一球。 不知道这样表达清楚没。

在现行的11分制下,当一局比赛的对阵时间超过10分钟时(双方得分均为至少9分的情况除外),将实行轮换发球法,即对阵双方轮流发1球,当接发球方还击达13板时便被判得分。该规则一旦实行,这场比赛的剩余局次将全部实行轮换发球法。

如果让我先拿,主动权在我,我先拿1粒,无论另一个人怎么拿,我与他拿的个数和都是3个,即我拿第1,4,7,10,13,16,19,22,25拿,就都能保证我必胜.

第一个问题,不是十分钟,而是各自的分数都为十分。和时间无关,就是打了一天一夜也不要紧,以后就是一人发一球,轮流来。 第二个问题,就此解决了,是双方各自十分,平分时,使用该制度 第三个问题,我给你网址,上面信息较全面,可以借鉴一下

无论对方拿几个,你都可以选择相应的数字,把你们俩一个回合的球数凑成 6 所以,你先拿之后剩6的倍数,就赢定了。 无论他怎么拿,你都给他凑成6个。 最后剩6个,他无论怎么拿,你拿剩下的就赢 100 = 6 x16 + 4 所以,你应该先拿 4个。

乒乓球的发球规则 篇2

国际乒乓球发球规则

1、发球时,球应放在发球员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该是静止的。

2、发球员用手将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球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体。

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4、从球离开发球员手掌的那一刻到球被击中,球都应该在球台平面的高度之上和在发球员的端线之后。

5、当球与球拍接触时,发球员或他的双打同伴身体的任何部位和衣服,都不能在球网以及两侧网柱顶端与球进行连线所形成的虚拟三角形之内或上方的高度,以不会挡住接发球员的视线为限。

6、运动员发球时,应该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7、如果裁判员怀疑发球员某个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并且他或者副裁判都不能确信该发球动作不合法,一场比赛中此现象第一次出现时,裁判员可以警告发球员而不予判分。

8、在同一场比赛中,如果发球员或其双打同伴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再次受到怀疑时,不管是否出于同样的原因,均判接发球方得一分。

9、无论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时候,只要发球员明显没有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他将被判失一分,无需警告。

10、运动员因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可由裁判员作出免于执行的决定,但须在赛前向裁判员说明。

乒乓球发球注意事项

1、持拍手在触球前要放松,加快球拍碰球时的摆速。握拍太深不利于发挥手腕灵活性,摩擦球就不充分。

2、引拍时,手臂与身体要拉开一些,不要贴得很紧,使整个发球动作舒展些,以便充分发力摩擦球。

3、击球位置总有一个最佳合力点,每个人的身高、力量和发球动作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一般在腰部位置上下。

4、上旋、下旋或不转球之间的差距要大而且发球动作要近似。

5、要尽量在球同一部位的左、右或上、下接触球,并发出不同旋转性质的球迷惑对方。

乒乓球的发球规则 篇3

乒乓球发球规则常识

(1)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和比赛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2)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

(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4)从抛球前球静止的最后一瞬间到击球时,球和球拍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5)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

(6)运动员发球时,有责任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7)如果裁判员怀疑发球员某个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并且他或者副裁判员都不能确信该发球动作不合法,一场比赛中此现象第一次出现时,裁判员可以警告发球员而不予判分;

(8)在同一场比赛中,如果运动员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再次受到怀疑,不管是否出于同样的原因,不再警告而判失一分;

(9)无论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时候,只要发球员明显没有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他将被判失一分,无需警告;

(10)运动员因身体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可由裁判员做出决定免予执行,但须在赛前向裁判员说明。

乒乓球比赛发球八大注意事项

⒈ 注意发球动作要符合规则:

发球动作只有两部分组成,⑴一只手的上抛动作:上抛高度大于等于16cm,上抛动作要在球台端线外、高于台面且需垂直上抛;⑵另一只手的挥拍动作:若按照新规则,要高于台面,并且要使两侧居中的裁判和对方运动员的视线,能看清动作。

⒉ 注意发球的针对性:

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发球前,应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基本情况主要有 ⑴是直拍还是横拍;⑵是左手还是右手;⑶ 是亚洲选手还是欧美选手;⑷是生胶还是半长胶;⑸是反胶还是正胶;⑹是近台快攻打法还是削攻打法;⑦是初次见面还是熟手。对上述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通过热身、录像、报导等,了解对方的特长,了解对方发球、击球、落点规律和球路。

⒊ 注意发球直接得分:

通过学习研究各种螺旋发球,练就最拿手的.发球和绝招发球,如练发擦边球、回头球、近网边线球,在发球的开局,直接得分。在开局和中局,就争取主动,把比分拉开,这在“+一分制” 中,显深得格外重要;

⒋ 注意为发球抢攻做准备:

总体上来说,发球为抢攻做准备的宗旨:就是用各种方法提高发球的质量,增加对方接球的难度,使对方回球质量不高,从而为抢攻创造了条件。

具体说来,应注意下面几点:

⑴利用对方的漏洞、和弱点,在落点、旋转、力量、曲线上不断地变化,从而提高发球的质量,创造抢攻的机会;

⑵研究发球的规律,在球时,就大体上可以预测对方回球的线路,从而提高抢攻成功的概率。

⑶利用组合发球的威力,调动对方。如发近网、短而转的球,组合发底线,左、右、近身、长而急的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⑷利用旋转的组合,如发近网转和不转的球,及发近网侧下旋球和“左爆冲侧上螺旋球” ,把球发到对方左边线。这样旋转的组合,使对方感到难于适应,从而控制了比赛的节奏,使攻球频频得分。

⒌ 注意发球的力量:

谈到发球的力量,特别是发球加力,人们常会联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飞出界,就是球弹跳太高。但是实际上,发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转、又低、落点好;发加力长球,球又长、又急、又转、落在左右边角上,正是体现了乒乓球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它不仅在实践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论上也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在加力时,控制好撞击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适当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时的螺旋线的长度、减少磨擦厚度、适当延长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时间,就可以达到上述效果。

⒍ 注意发球的旋转:

乒乓球旋转的多样性和由此产生的曲线的丰富性,在所有的球类运动中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如何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旋转,特别是动作相似而性质不同的旋转呢?主要应注意如下几条:

⑴用球拍不同部位击球和磨擦球,发出不同旋转的球。如用拍面下侧与拍面上侧击球和磨擦球,就可以发出相应时的转与不转球;

⑵用螺旋线引拍,如果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向击球和磨擦球,会产生不同旋转。下螺旋线方向触球会产生下螺旋;上螺旋线方向触球会产生上螺旋;

⑶用手腕发力方式不同,产生不同的旋转:如果是弹击发力,则不太转,如果是上螺旋线形摩擦发力,则是上螺旋式旋转;

⑷适当增加海绵厚度,增强球拍粘性,可以增强乒乓球的旋转。特别是在使用大球以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⑸增加合力作用在球拍上的时间和距离:如在发加转螺旋球时:应用靠近拍面右侧的部位摩擦球;如在发不转螺旋球时:应用靠近拍面左侧的部位摩擦球;

⑹ 动作适当加大,加快摆速,并切得薄:这样在摆速方向远离球心的条件下,摆速越快,击球力量就越大,球拍摩擦球的力量也就加大了,因此球的旋转就得到加强;

⒎ 注意发球的变化:

发球变化莫测,常使对方不知所措。但是我们常会看到:在比赛中,包括一些大赛中,有些运动员,从头到尾,只用一种或二种发球。发球单调,落点也单调,常使对方较快就适应,而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因此多准备几套发球,如正手、反手、侧身发球、上螺旋、下螺旋、长螺旋、短螺旋等等,充分发挥发球阶段主动时机,努力做到:六结合+组合,并在发球时就准备好几套发球抢攻的路线,常会使我们处于不败之地!

⒏ 注意发球的创新:

不断提高发球质量,不断创造新的发球,是乒乓球运动发展的需要,也是乒乓球运动富有生命活力的体现。在一种高质量新的发球面前,由于对方对它陌生,头脑中尚未建立条件反射。因此在击球时,感到不协调、不顺手,甚至束手无策,这样就导致发球直接得分,或间接得分,这就充分显示了新发球的巨大威力。最近,笔者研究发一种“左爆冲侧上螺旋球” ,把球加力、加速、加螺旋,从本方左中端线,发到对方左边线,在对付横拍,特别是对付直拍和直拍长胶及削球手,收到很好的效果。

乒乓球的发球规则 篇4

发球在乒乓球竞赛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发球技术对提高运动水平和取得优异的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训练中由于种种的因素,发球技术的研究未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成了最薄弱的环节。在训练中注重运动员发球和接发球的训练,在了解发球技术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要求,不断提高发球和接发球的能力,合理的掌握所有的技术,运用到比赛中,是迅速提高比赛实践能力的关键。

一、发球技术要领和基本要求

(一)制造旋转的重要因素是球拍触球的部位

用正手发球时,球拍接触球的部位应是球拍的左侧(也就是球拍的中下部) 因为接触球拍的右侧(也就是球拍的中上部)制造球的旋转很难,一定发不出下旋球,因此,优秀的运动员利用这些原理,用同样的动作,随着触球的部位不同,旋转就会发生变化。

(二)加强摩擦是制造旋转的关键

初学者及中等水平的选手发下旋球时,应注意右肩及上肢向前用力转动,这样球在球拍上“吃球”时间会加长,旋转也会增加,练习时首先要加强摩擦球的意识,以肘关节为中心,前臂向上弯曲后向前下方用力,而初练发球时,肘关节和手腕不能用力太多,先注意肩和上肢的用力,然后练好摩擦球,渐渐把速度发出来,最后注意在接触球的瞬间,利用手腕与身体的协调用力把旋转速度发出来。

(三)发球三大要素的配合,是发球质量的保证

发球的三大要素是触球时的拍型角度、球拍的用力方向 触球时的瞬间速度,为了发出高质量的球,这三大要素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如果这三者不配合好,发球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其中,接触球时的拍型角度是根据自己想发的旋转来决定。例如发下旋球时,球拍与球接触时摩擦球要薄,方向几乎平行,用力时要有爆发力,也就是突然性。

二、如何提高乒乓球发球质量

(一)提高球的速度

乒乓球的运动速度分为移动速度快慢和移动方向,击球力量越大,旋转越强,速度越快。根据德国科学家马格鲁斯效应原理可知:旋转强度越大,偏移越大,发出的球的质量越高。要想加大击球时摩擦力量,必须有一定的挥臂时间。具备了一定的抛球高度,才能充分发挥上臂、前臂、手腕和腰腿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加快挥拍速度,训练中除出提高加大击球力量的专门训练以外,还要注意加强运动员抛球后的时间感和空间感的训练。

(二)加强球旋转的变化

乒乓球的旋转,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球旋转的不断增大,对球加转和不加转动作越来越隐蔽,利用同一手法发出旋转性质不同的球。在训练中教练员必须通过讲解、示范多种手段让练习者了解各种不同性质旋转的发球方法。从一般旋转到加力旋转,通过U 型挥拍击球手法,发出单一旋转到不同旋转性质的球。熟悉发球各项基本动作要领,通过多种手段对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训练。

(三)控制球的落点

控制发球落点变化是发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发球落点长短结合、轻重结合、左右结合,要做到同一手法发出不同落点和旋转性质的球,在训练中先练习发长球、不定点球,掌握后再练习发定点球,教练员应指导练习者通过人与球桌的距离,控制击球上桌时落点的变化,人与桌面位置变化等手段,达到调整球落点的目的。如划区域定量练习,将桌面划出均等区域,规定练习者利用同一手法将不同旋转性质的球发到各个区域,练习时注意对质和量的要求。

三、发球技术的训练方法

(一)科学看待发球技术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比赛中发球能否直接得分或创造抢攻、抢冲机会,能否打开和控制比赛的局面获得优势,都与发球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特别是比赛双方技术水平相当时,谁的发球略胜一筹,谁就能占上风。

(二)熟悉发球技术的动作特点,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

球台上的多球练习:节省了捡球时间,可把旋转、速度、落点结合练习。有对手接的发球练习:对方练习接发球,发球者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发球的效果,亦可将战术意识结合到技术训练中去。综合全面练习:不限制发球的种类、落点,对接发球亦无限制,可锻炼与考查发球抢攻的实战能力,有战术意识地先控制一板不擅攻,然后争取下板再抢攻,此在比赛中很有实际意义

(三)注重发球套路和发球技术的创新

发球套路主要指发球时用一种手法在同一位置将旋转落点、速度、线路、技战术的变化和比赛中临场的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运用,最大限度是增加对方接发球的难度,那么在教学中,根据每个学生的技术特点与技、战术结合的较紧的发球套路,进行各种发球技巧的训练,使运动员的水平有所提高,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发球技术不断的创新与发展。

四、小结

旋转、落点、速度这三者在乒乓球运动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不能单独强调某一点而忽视其它方面。练习时可采用正、反手发转不转的球。要求首先要能发的转,尽量增加发球旋转的强度;转与不转动作要一样,出球时间一样,弧线一样,球触台后速度近似;掩护动作要好。用正、反手高低抛发侧上旋和侧下旋的球。要求动作相似,手腕和前臂主动发力;旋转强度大、质量高,侧上、侧下巧妙。在加强旋转变化的基础上一定要注意与落点、速度变化的协调配合。

乒乓球的发球规则 篇5

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选择

1、选择发球、接发球和场地的权力应通过选择硬币的正反面来决定。选对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

2、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了场地后,另一方运动员应有另一个选择的权力。

3、在每发球两次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到该局比赛结束,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10分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球次序仍然不变,而且每人只轮发一分球。

4、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的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单打决胜局中当有一方满5分时应交换方位。

发球、接发球次序和方位的错误处理

1、裁判员一旦发现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根据场上的比分由应该发球或接发球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在双打中,则按发现错误时那一局中首先有发球权的一方所确立的次序继续进行比赛。

2、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应交换方位而未交换时,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根据场上比分纠正运动员所站的方位后再继续比赛。在任何情况下,发现错误之前的所有得分均有效。

3、当发球者发出的球触碰到网,叫“擦网”裁判应令发球者重新发球。直到没有擦网,或者其他发球失误

合法还击

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包含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凡属上述情况,均为合法还击。

重发球

不予判分的回合出现下列情况,应判重发球:

1、如果发球员发出的球,在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时触及球网装置,此后成为合法发球或被接发球员或其同伴阻挡。

2、如果发球员或同伴未准备好时球已发出,而且接发球员或其同伴均没有企图击球。

3、由于发生了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如灯光熄灭等原因,而使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合法还击或未能遵守规则。(运动员与同伴相撞或者被挡板绊倒而未能合法回击,则不能判重发球。)

4、裁判员或副裁判员宣布的暂停比赛。例如:①由于要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或方位错误;②由于要实行轮换发球法;③由于警告或处罚运动员;④由于比赛环境受到干扰以致该回合结果有可能受到影响(例如外界球进入赛场或者是足以使运动员大吃一惊的突然喧闹)。

乒乓球比赛其他规则介绍

判一分

回合中出现重发球以外的下列情况,应判失一分:

1、未能合法发球;

2、未能合法还击;

3、阻挡;

4、连续两次击球(如执拍手的拇指和球拍连续击球);

5、除发球外,球触及本方台区后再次触及本方比赛台面;

6、用不符合规定的拍面击球;

7、双打中,除发球或接发球外运动员未能按正确的次序击球;

8、裁判员判罚分;

9、其他已列举的违例现象。

一局比赛

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比分出现10平后,先多得2分的—方为胜方。

一场比赛

1、一场比赛应采用七局四胜制或五局三胜制。

2、一场比赛应连续进行,但在局与局之间,任何一名运动员都有权要求不超过两分钟的休息时间。

近几年乒乓球规则变化

国际乒乓球比赛规则的不断变化,推动了乒乓球技术的变革和发展。

在2001年和2003年47届团体,单项世乒赛上,国际乒联对比赛规则做出了重大改革:比赛用球的直径由38mm增加到40mm,每局分数由21分该为11分,以及无遮挡发球等,并决定此规则从2001年9月1日开始实施。

虽然规则的修改较为简单,但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却产生巨大的影响。

实践证明,用40mm球比赛避免了击球速度过快,旋转过强,来往球少的间题,从而大大提高了乒乓球的观赏价值;而11分赛制的改革使比赛双方胜负的偶然性加大,打破了传统的比赛格局。

虽然目前对11分制褒贬不一,但改革已成定局。

为了继续保持我国在该运动项目的世界领先地位,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对新规则,新赛制,新特点进行深人的研究,为此,我们走访了资深乒乓球教练员和有关专家,并对专业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访间,座谈,同时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图寻找并把握11分制和大球及无遮挡发球在技术,战术,心理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客观地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使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尽快适应这一新的变化。

1、乒乓球新规则的演变过程

运动竞赛规则的修改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技术,二是可以打破平衡,从总体上促进该运动项目的发展。

历史地回顾世乒赛走过的路不难发现这一规律。

第36, 37届世乒赛,中国队在两届的14项比赛中获得13项冠军;参加团体赛的18名运动员中,使用长胶,生胶和两面不同性能球拍的运动员有6人。

欧洲运动员对中国和朝鲜等国运动员这种打法和球拍很不适应,提出了要求改变规则的呼声。

因此,在第37届世乒赛期间召开的第37届国际乒联大会上对1981-1983年国际乒联手册中的乒乓球规则进行了修改:球拍:从1984年1月起,不管球拍两面的覆盖物性能是否相同,球拍的两面均必须是两种明显不同的颜色;发球:限制运动员背对手或使对手看不见其发球动作;在发球时不允许运动员跺脚。

并在第38届国际乒联大会上再次明确:球拍两面不管是否覆盖物,必须是一面红色,一面是黑色。

第39届代表大会对运动员发球进一步做了严格规定:球离手后向上垂直抛起的高低不能低于16cmo1998年5月国际乒联在南非召开的理事会上,以19票对18票通过了限制使用长胶。

继而,1998年8月中旬,中国乒协收到了国际乒联发来的"球拍覆盖物批准表",国际乒联器材委员会在此表中对"长胶"下了正式定义:颗粒粒高与直径之比大于0。

9。

颗粒粒高和直径之比大于1。

1,如不做改进,只能使用到1999年的7月1日;物理指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如不做改进只能使用到200〕年10月1日。

近年来国际乒联对乒乓球规则又进行三大改革:比赛用球的直径从原来的38mm改为40mm;每届比赛的分数从21分改为11分,每轮次只能发球2次;发球时禁止用身体遮挡,造成对手看不见球。

2、规则改革对世界乒坛格局产生的影响

根据国际乒联每年公布的最新世界排名,可以清楚地看出从1981年一2003年来规则的改革对中国运动员在世界排名上产生的影响,见下表和图示的比例分配。

1981年——2003年世界排序前10名的男运动员分布情况

年份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中国6 6 6 5 6 6 6 5 4 3 2 1 2 2 4 5 4 3 4 5 5 5 4

欧洲3 3 3 4 3 3 4 5 5 6 6 6 7 6 5 4 5 6 5 4 3 4 4

其他1 1 1 1 1 1 1 1 2 3 1 2 1 1 1 1 1 1 1 2 1

在1981年——1989年的9年中,世界排名前10名选手中,中国选手有50人次,占总人数的55%,并且排名都靠前。

例如在1982——1986年公布的排名中,前3名男选手都是中国运动员,说明这是中国选手成绩最好,打法最多,阵容最整齐的时期。

1990年——1994年是中国男队的低谷期,5年中排名前10名选手只有10人,占总人数的20%。

其主要原因是:一批优秀选手如郭跃华,蔡振华,江嘉良等退役,使中国男队整队实力受到影响;中国队的直拍快攻打法没有创新,技术落后,且青少年后备力量中没有比较优秀的选手顶上来;新规则实施后,中国队的总体实力受到影响,与其它国家实力相对拉近了。

如使用"倒拍"的中国著名选手蔡振华1981年排名世界第7名,1982年——1983年排名世界第2名,1984年升到世界排名第1名;而从1985年新规则实施后,我国选手的排名有所下降,而欧洲选手因使用普通胶皮却没有受到影响,成绩反而上升了。

如瓦尔德内尔在1986年排名世界第10名,从1987年——1998年的12年中,先后5次排名世界第1名,4次世界排名第2名,3次世界排名前5名。

从1995年开始,中国男队的成绩开始逐步提高。

这期间主要是中国乒协的领导加强了对乒乓球训练的管理,狠抓了基本功,注重了对乒乓球技,战术打法的继承和创新,并大量培养和使用青年选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涌现出一批优秀青年选手,如:孔令辉,刘国梁,王励勤,马琳等。

但形势也不容乐观,看近年来男子前10名的所属,世界男子格局依然是欧足继续对峙,欧洲男子实力依然雄厚,不容忽视,特别是球变大,1l分制的偶然性及发球的限制等,使我们的国手们应尽快适应新的规则。

3、规则改革对乒乓球技术产生的影响

为了抑制中国人在乒乓球项目上的绝对优势,国际乒联在欧洲人的倡导下实行了新规则。

在47届世乒赛单项比赛中,以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为代表的上个世纪的"遗老"们早早被淘汰出局;由波尔,萨姆索诺夫,庄智渊驾驶的"三驾马车"被掀翻在八强之外;而近乎"失传"的削球技术重新充当了"杀手"身份;旨在抑制中国人的新规则却使欧洲人频频翻船……。

在本届世乒赛上,比欧洲人更快适应新规则的中国队,仍然是实施新规则后第一次世界大赛的绝对赢家。

西方人希望以新规则的紧箍咒束缚住中国人,中国队却以东方人的智慧一一找到了化解之法。

由此我们应辩证地认识规则的修改,其影响也是正负两方面的。

(1)比赛改用大球使比赛更具有对抗性

比赛用球的直径由原来的38mm增加到40mm。

由于比赛用球增加了2mm,球的旋转速度明显下降,这对我国选手尤为不利,特别在发球上。

发球的旋转变化莫测历来是中国选手的优势,是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

如今随着球的变大,旋转力的下降,加上无遮挡发球规定,发球制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大球的使用对我国的选手影响很大。

当然,比赛用球的改变使比赛更具有对抗性,同时也提高了竞赛的观赏性。

使用大球,使运动员击球的速度相对减慢,使比赛的来回球增多,一般情况下,难以一拍置对方于死地,比赛更加激烈,精彩,以前那种几板攻球打死对手的局面明显减少了,这无疑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

比赛的对抗性增强,队员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灵活多变的打法,灵敏反应及快速的脚步移动和持续搏杀的能力,才能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2)比赛实施11分制使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增大

现今的乒乓球比赛给人的突出感觉是比赛冷门不断,比赛胜负难以预测,许多比赛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偶然性。

这既反映了各国球员水平不断提高,相互实力更加接近,也体现了新规则所产生的影响。

本届比赛最大的特点是:11分制使以往21分制那种鲜明的局面划分和战术组合不再明显,胜负结局往往在瞬间发生转变。

强弱之间差距不再明显,决战时刻屡屡出现,许多名将纷纷被这种迅速逆转的局面拉下马,而更多的新人则借助新规则一战成名。

尽管11分制相比21分制不能充分体现乒乓球的技战术内涵,但缩小选手之间的差距,使比赛更具悬念,更加精彩,却在另一方面增强了比赛的魅力,赋予了乒乓球运动新的机遇。

21分制的比赛中,由于比分相对较多,一局换发球有5次发球的机会,在比赛中一般是前10分运动员之间往往会处于适应,摸底的过程;11分制则由于比赛减少了10分,相互之间已没有更多的机会相互摸底,这要求运动员要尽快进人比赛状态,控制对方,打好开局。

而且两球一转换的发球规则,大大削弱了以发球强攻型选手的发球威力和抢攻得分能力。

我国运动员在发球强攻战术上创造了多种技术,在世界大赛中屡见成效。

21分制时期,前2个发球是摸清对手底细的试探性发球,后3个发球则使用绝招。

而11分制只有2球的机会,这无疑打破了队员固有的发球强攻模式,削弱了发球的攻击力和破坏力。

这对我国以强攻型选手和发球抢攻能力较强的运动员是一个制约。

11分制的实施对比赛的技术风格产生了影响,容易使运动员产生求稳的思想,尽盆减少自己的失误,但这种打法进攻力差,得分机会也很少。

希腊的格林卡,这位老将是11分制的受益者,改11分制后,他这种打法凶狠,特长明显的运动员一下就占了上风。

由于大球的使用,那些攻球力大,冲击猛的选手占了较大的优势;而发球规则的修改又使那些以发球抢攻技术型的运动员威力大大减低。

相对而言,稳扎稳打,各种技术全面的运动员优势更加明显。

针对11分制,无论那一类型运动员,都有必要重新整合自身的优势,力求比赛稳中凶,凶中有稳,敢打敢拼,要求原来"技术型"和"实力型"打法的技术风格必须有机的结合。

11分制的比赛平均局点相对更多,同时,也使胜负的偶然性增大。

局点的增加,使比赛更加激烈,更具观赏性;局点的增加,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处理关键球的次数也相应增加,这无疑对运动员的技,战术及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胜负的偶然性增大,中国队的教练余承刚就这问题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从21分到11分足足减少了10分,比分的减少,这必然影响到结果;二是发球由连续5个发球该为2个发球,高手落后时缓冲的余地小了。

过去在关健时刻轮到自己发球时,高水平选手可以把5个发球加以战术组合,通过变化多端的发球变换战术,扩大优势或者追上对方。

现在两个发球几乎就没法组合。

(3)新发球规则产生新变革

所谓新发球规则,也就是当球与球拍接触时,发球员或他的双打同伴身体的任何部位和衣服,都不能在球网以及两侧网柱顶端与球进行连线所形成的虚拟三角形之内或上方,一"上方"的高度,以不会挡住接发球员的线为限。

新发球规则的实施,使得乒乓球技战术发生了大变革开有针对性的策略。

为适应这一情况我们应从两方面:一是重建发球抢攻体系。

建立新的发球套路应尽量不破坏原有的发球体系。

以马林为例,由于新发球规则的限制,马林的低抛转不转发球就不能发了,只能改用高抛发球,以高抛转不转发球为主,由于发球质量下降,马林的发球抢攻就要以抢拉上旋球为主,抢冲底线长球和半出台球为辅。

二是培养快速,凶狠主动接发球的意识。

由于发球质量下降,接发球减少了摆短的使用,而是利用速度将对手逼向中台,从而自己能在中近台形成主动发力相持局面,其中庄志渊正手暴挑,吴尚垠的反手快撕,波尔上手一板高吊的质量和相持中节奏,路线的控制尤为突出。

相反,我国运动员在主动接发球意识上不够凶狠,果断,第一板上手不愿发力,总想稳几板,后面再打实力球。

结果一招先失,全盘被动,从而导致兵败釜山。

所以无遮挡发球规则采用,使乒乓球的接发球战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进而影响原有打法,也让乒乓球越来越吸引大家目光。

4、新规则对科学安排比赛和训练所产生的影响

80年代以来的几次规则变化对世界和中国乒坛的技术发展已经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国际乒联在近期彻底对竟赛规则进行改革后,中国乒乓球队为适应新规则,在赛前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

据中国乒羽中心副主任兼总教练蔡振华表示,重新针对新规则进行针对性训练的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自身规律的改变。

从理论上讲,国际乒联从80年代开始对规则进行修改以来,中国队面对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并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而在本届世界乒赛所采取的无遮挡发球和11分制及其他方面的改变后,实际上意味着自身规律的改变,我们只有围绕着新规则寻找新规律,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就必须重新设计战略战术。

总的来说,从7001年9月1日开始中国队就一直在尝试用新的训练方法去适应新的规则。

训练内容的改变。

原来的训练体系和现在的规则存在一定的冲突,也就是说训练的无效劳动更多,而实际效果减少,因此,我们进行了训练内容和训练手段的一些新的尝试和改革。

例如在训练时间上有两个区别,一是每个训练内容计划的时间由原来的15m1n改成了5m1n或7m1n;也是因为无遮挡发球,原来是5个发球一个轮次,现在两个发球一个轮次,原来5个发球可以组成多种战术的套路,现在要形成更多的套路,而且发球和接发球从主动到被动的转换频率也高,所以计划要进行调整,这是训练内容的改变。

符合科学性更具实效性的体能强化训练。

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要求运动员精力的投人,即每一板球质量的要求更高,除了旋转,击球,力量和弧线这四大要素以外其他方面必须要到位,包括落点和命中率等等,这就要求运动员的精力要特别集中,对运动员的消耗就要大一些。

因此我国选手在训练节奏和体能训练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先是把以往的一天两练改为一天三练,尽管训练时间并没有延长,但训练的强度却大大的增强,确保了运动量,而整个训练的改变也是根据"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体现了训练与实战相结合的原则。

5、结论与建议

针对新规则,我们应继续秉持以往的方针积极应对,加强思想认识,认真剖析现行规则的特点,掌握其内在规律,根据不同运动员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尽快适应新的变化,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保持我国世界乒坛的优势地位。

为此,应从基本技术,心理训练,观念认识以下几方面人手。

(1)苦练基本攻,继续发扬我国运动员"快,准,狠,变,转,'的技术风格。

苦练绝活,技术上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继续发挥发球的优势,苦练旋,转,巧的基本攻。

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要在旋,转,巧的基础上,强化稳定性和成功率,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自身失误。

大球的使用,击球速度减慢,相持球相对增加,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加强相持能力训练,并进一步得到提高,在比赛中具备充足的后劲,主动上手敢打敢拼,做到心不虚,手不软。

(2)加强比赛的心理训练,适应新规则转化快,节奏快的要求。

要对关键场次和局点球进行严格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使运动员习惯于紧张而激烈的比赛;平时训练要勤于制造干扰气氛,增加运动员的心理压力,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适应快速紧张的比赛节奏。

针对11分制在技战术上的特点,心理训练比21分制时代更为重要,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科学训练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训练是一种辅助手段,运动员赛场上的镇定与自信,主要来自对于自己高技术水平的信心。

所以心理训练的作用在于使运动员敢于拼搏,去争取好成绩。

(3)转变观念,更新方法,适应乒乓球新规则。

规则的改变将引导世界乒乓球运动向新的方向发展,教练员应研究新形势带来的新变化和新要求,转变观念,更新方法,只有主动顺应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潮流,才能使我国乒乓球运动在新的世纪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奥运乒乓球项目规则

奥运乒乓球项目规则

奥运乒乓球项目规则有哪些呢?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两人对打用的是五局三胜,双打的话是三局两胜,选择发球的一方是用抽签决定的,下面是我整理的奥运乒乓球项目规则,欢迎阅览!

奥运乒乓球项目规则1

1、奥运乒乓球项目规则

计分:乒乓球比赛包括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合双打。双打比赛以两名运动员为一方,单打比赛以一名运动员为一方。有发球权的一方叫发球方,对方叫接发球方。

1分:除被判重发球的回合,如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还击;运动员在发球或还击后,对方运动员在击球前,球触及了除球网装置以外的任何东西等。

奥运会乒乓球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但双打预选赛采用三局两胜制;一场比赛应连续进行。但在局与局之间,任何一名运动员都有权要求不超过两分钟的休息时间;在一局比赛中,先得21分的一方为胜方,2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选择发球,接发球和这一方,那一方的权力应由抽签来决定,中签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

2、打乒乓球的发球技巧

侧身发球,让对手回到你的`反手位,一般用正手侧身攻;你还是用侧身发球,然后还原到基本准备的状态,然后用反手进攻;反手发对方斜线,让对方回你反手,用侧身步法用正手进攻;你反手发球,用反手进攻;侧身发球,让对方回到你的正手位,你垫步到正手位用正手进攻;反手位发球,用反手发,让对方同样回到你的正手位,你垫步过去用正手攻。

有这几种组合,你基本就能够掌握发球抢攻的套路,刚开始要从定点,这个时间要非常多非常多,最后再到不定点。还有一种,你不管是用正手还是反手,站在中间的位置发球,然后用正手或反手进攻,这种选择一般是正反手比较平均,两面都能进攻的球友。

3、打乒乓球如何扣球

扣球时的要点是,使用全身的力量,打出最高速度的球。如果只使用臂部的力量击球的话,乒乓球运行的路线会非常不稳定。所以采用和打上旋球相同的方法,使用身体的摆动进行击球。

手臂的运行轨道保持水平,从正后方击球。球拍水平击球。手腕的动作要固定。使用全身的力量击球。固定手腕。如果扣球时手腕活动的话,击球的速度会很快,但是球路非常不稳定。所以头脑中不要过于注意手腕的运动,使用身体带动手臂击球的话,球的运行轨道会更加稳定。

奥运乒乓球项目规则2

打乒乓球的好处

1、乒乓球运动不断调动身体潜能,在竞争中取得先机,战胜对手。特别是实力相当的对垒,更是全神贯注,你来我往,不相上下,物我两忘,其乐融融。

2、乒乓球是好的有氧运动,长期锻炼,对人的心肺功能具有极大的好处。在乒乓室里汗流浃背,是好的皮肤清洁排毒过程,中老年人少了皮肤搔痒,女士们免费美容。

3、经常打乒乓球的人一般都能做到反应灵敏、动作协调,充满美感。

4、在眼感觉疲劳时打上一盘乒乓球,眼睛比点了润洁感觉清爽,还没有副作用。颈椎、腰椎也随着乒乓拍的挥舞,得到锻炼

5、乒乓球是聪明人的运动一点都不假,乒乓球可能是脑体结合好的运动了。

打好乒乓球的注意事项

1、打好乒乓球,说到底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控球,对球的感觉越敏锐,控球的能力就越强,打起比赛来才能手上有数、心里有底。可以说,技术动作只是乒乓球外在的形,球感才是内在的神,只有领悟了这种神韵,才能真正享受乒乓球的奥妙与魅力。

2、对乒乓球选手来说,球拍就是身体的延伸,只有人拍合一,才能指哪儿打哪儿。而这延伸的紧密与否,关键就在于你的握拍是否合理,就好比使用电脑键盘,指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你的输入快慢。

3、通过落点的快速变化来给对方增加难度,给自己创造机会。大家在平时练习的时候要多多练习落点,熟练的操控落点,对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